中国注塑网 - 注塑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注塑培训 | 模具技术 | 调机技术 | 企管技术 | 品管技术 | 维修技术 | 液压技术 | 综合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维修技术 > 共筑政校合作平台 “慧”聚创新发展动能|政院合作?推动水稻注塑育秧盘实现本土化生产
P.biz | 商业搜索

共筑政校合作平台 “慧”聚创新发展动能|政院合作?推动水稻注塑育秧盘实现本土化生产

信息来源:zhusu.biz   时间: 2022-12-08  浏览次数:19

  日前,贵阳市与贵州科学院合作项目——“适配自动播种机与插秧机的高性能聚合物注塑水稻育秧盘研发与应用”项目的产品、模具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并进入了产品样品试制生产阶段。

  

  12月5日,记者在贵州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基地看到,工作人员正通过3D打印技术试制秧盘样品,该样品适配自动播种机与插秧机,是水稻自动播种育秧和机插栽培技术关键配套部件。

  据了解,水稻育秧盘是贵阳市粮食作物机械化的薄弱环节,目前省内没有相关生产企业,基本都是从省外购买,存在使用成本偏高、配送不及时等问题。

  贵阳农投集团贵阳市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 陈青艳:2021年贵州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61.7%,耕种率是95.26%,收获率是69.4%,但“种”这个环节只有8.8%,种植过程中机械化率明显偏低,而育秧盘的配套缺失是农业机械化推广进程产业链上的一块短板,急需要本土的生产配套。

  了解到贵阳市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的需求后,贵阳市科技局精准查找到贵州科学院贵州省工程复合材料中心有限公司,促成双方开展合作。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前期的调研准备工作,并邀请农机、农艺、材料等跨学科专家对产品设计方案进行了咨询论证,其中试生产线已进入了设备调试试生产阶段,计划在2023年1月份前完成模具开发和原材料配方定型后,即可投入试制生产。

  贵州省工程复合材料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郭光平:我们立即组织了15人以上的研发团队,开展水稻育秧盘的研发工作,研发出的育秧盘和市场同型号、同质量产品比较,农户成本预计降低5%以上;和传统人工播栽相比,每亩农田可节约人工成本60元,节约种子3%;和传统人工插秧比较效率提高20倍以上,能有效推动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田地荒废的现实问题,量产后将填补省内育秧盘生产空白,提升本土产业配套能力,助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

  接下来,贵州省工程复合材料中心有限公司将继续推动“农机配套聚合物零部件研发平台”建设,与贵阳市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联合进行成果转化批量生产,量产后培育规上企业一家,形成500万件以上秧盘年生产能力,年产值达3000万元以上,打造成省内领先的农机配套聚合物零部件生产企业,补齐供应链短板,填补省内秧盘生产空白,实现本土配套。

  贵阳市科技局农业农村科技处副处长 龙颖丽:下一步,我们贵阳市科技局将继续做好为大院大所和企业的服务工作,为他们搭建好顺畅的沟通平台,让大院大所的科研成果实际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以实际行动助力贵阳贵安“强省会”行动。

记者/

  吴海洋 罗晶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注塑网证实,仅供您参考